今天是:

陕西省政协 | 宝鸡市政协 | 金台区委 | 金台区政府 | 金台区人大

您的位置:

首页 >> 视察调研 >> 报告


【报告】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调查报告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8-04-26 | 浏览:43216次 ]

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调查报告

政协宝鸡市金台区委员会

(2012年9月)

社会管理创新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落实科学发展新任务、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贯彻执政为民新要求的根本方法,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举措。金台区作为宝鸡市老城区,在加快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制约长远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今年8月份,金台区政协组织开展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专题调研活动,内容涉及公共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安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共有23名政协委员参与,发放调查问卷500余份,形成意见建议15份。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金台区在坚持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着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社会管理创新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取得显著成效。

(一)建立机制,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把社会管理及创新工作作为建设绿色现代平安幸福新金台的重要抓手,坚持将其纳入“十二五”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相继出台了《金台区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办事机构,勾画了社会发展蓝图。二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出台了《金台区关于均衡公共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大力推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社会救助、文化事业等均衡发展。三是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改革、项目、活动,制定出台了《金台区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办法》。四是完善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在涉及重点项目建设、拆迁征地、涉外关系、民族团结、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医患纠纷等重点领域,健全了综治维稳调解中心,配齐配强了专门工作人员,健全规范了工作制度,基本实现了有序运行。五是完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采取“个案必包、有访必接、贫困必助、闹访必惩、落后必否”措施,群体性、涉法涉诉事件得到较好应对与处置。

(二)搭建平台,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有效载体。一是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在全区102个行政村,52个社区,104个企事业单位中建立了调委会,实现了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措施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体现。二是构建平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通过聘请退休老干部、教师,在区、镇街、村(社区)建立维稳(矛盾调节)中心,开展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权益保障等工作。三是创建活动平台,抓实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把开展“三问三解”和“千名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促发展”活动作为有效平台,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眼群众急盼忧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三)创新模式,为社会管理创新打造明星品牌。一是打造特色,创建品牌。卧龙寺街道办事处龙丰村立足实际,创新管理模式,深化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活动。健全了以村委党组织为核心、以村民小组为主体,以村专业性服务机构为依托,社会组织和驻村单位密切配合,全村群众广泛参与的新农村管理体系。实现了“小事处置不出网格,大事化解不出村、街道”。中山西路街道办事处南门口社区和陈仓镇联盟社区积极探索职能划分,强化服务职能,分别创办了社区网站和《联盟人》报刊,均为全市唯一,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二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扎实有效。坚持做到“五有五到位”:即镇街有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办公室,做到人员、经费到位;有“技术服务中心”,做到技术服务到位;村、社区有流动人口计生“一站式”服务平台,做到日常工作到位;楼院(栋)有流动人口协管员、信息员,做到信息传递到位;村、社区有流动人口宣传服务室,做到咨询服务到。同时,我区把行政管理与群团协会有机结合,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化,切实保障了流动人口就业、就学、保险、医疗等社会服务。三是加强“虚拟社会”现实管理。在互联网服务管理工作中上,我们成立了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建立了网民实名登记制度、网上舆情引导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公共安全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一是构建体系,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有益环境。通过建立以政法部门为骨干、以综治维稳责任体系为主体,以“探头”工程、“邻里守望”工程为载体的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有力遏制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村)治保、内保、保安、低保公益岗位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等群防力量的作用,广泛创建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平安村组、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开展警民共建、警企共建、警地共建,平安区域覆盖率达95%以上。三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基本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和用药安全。自然灾害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扎实有效,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金台区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增加。调研认为,金台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管理体制有待创新。总体上看,目前,一方面,我们的管理体制与社会发展的形势很不适应;另一方面,行政管理部门职能交叉重叠现象严重,社会管理时常被相互推诿,或重复行政、或政出多门,管理手段方法单一,社会管理成本高,效率低,尤其是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问题上,高投入、低效率的现象经常可见。政府和社会组织定位不准,政府在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有时“越位”、“缺位”,没有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主位”、企业组织“补位”的作用。“条条”和“块块”管理体制不顺,权责不一。

(二)影响社会管理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依然存在。当前,社会管理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地表现在:重点工程建设带来的企地矛盾、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如就业、医患纠纷、环保、分配及保障、司法不公等,如果重视不够,处理不当,容易激化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刑事案件犯罪率虽呈下降趋势,但仍在高位运行;在各类刑事案件中,外来人员、青少年违法犯罪尤为突出。一方面,互联网为社会管理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另一方面,互联网突破了管理的区域边界且成分复杂,更有甚者,在网上以谩骂攻击代替理性讨论,以“人肉搜索”代替侦查调查,以舆论审判代替国家法律,造成严重后果。网络不恰当、不健康的言论信息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诱导青少年违法犯罪。

(三)公共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有待加强。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民生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老有所养难,物价上涨过快,群众公共健身场地、活动场地少等问题反映较为强烈;公共服务职能弱,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失衡现象,公共服务投入仍然偏低,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尚需进一步健全;公务员队伍的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还不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等,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有待提高。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建议

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各方,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结合我区实际,应突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从影响和谐稳定和国计民生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和创新点,使社会管理更加有效。建议:

(一)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一是建立多元治理机制。推进以镇街党组织为核心,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支撑的整体架构,理顺和规范基层组织体系各类主体之间的关系。二是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评价机制。大力推广听证会、论证会、居民评议、社区QQ网络服务队、建立企业代表组织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三是全面推行综治“网格化管理、亲情化服务”管理模式。健全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工作平台,依托志愿者队伍,履行“人、地、物、事、情、组织”六位一体工作职责。四是做好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工作。在重点人口管控工作中,要变静态管理为“动静结合,以动为主”,对重点人口的“六个点”,即居住点、工作点、经营点、活动点、娱乐点、落脚点进行调查,落实跟踪帮教服务管理措施;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上,以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积极发挥学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法制教育列入中小学教学大纲,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真正做到法制教育的计划、教材、师资和课时的“四落实”。

(二)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公共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强化政府监督和服务职能,树立服务为先的行政理念,科学设置社会管理体系,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尽快探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管理模式,在教育引导提高人口素质和优化科学的管理组织体系上下功夫,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政府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形成以政府机构为主体的政权组织,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组织,以非营利机构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三大管理组织体系。二是加大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严格控制行政经费增长,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建立公共服务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把新增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公共服务,逐步使公共服务支出成为财政支出的主体。三是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自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优势和作用,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方式灵活、效率较高的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四是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管理和服务的有机结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三)强化社会管理队伍建设,形成社会管理新合力。一是加强基层群众组织规范化建设。以镇街综治维稳调解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办理群众的合理诉求、困难群体的帮扶和群众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难事,构建矛盾纠纷在中心化解,重点难点问题在中心解决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按规定配足协管力量;加快建立各类平安建设志愿服务组织,提高群防群治水平。三是创新村(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机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拓宽选人视野,优化人员结构,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加强社会管理组织领导,推动社会管理上台阶。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责,细化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要突出重点。通过以典型引路,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认真落实。三要强化考核。以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标准,明确达标要求,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中,作为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综合运用多种督查手段,建立督查、评议机制,对基层工作的考核,要采取定期督查、随机抽查和跟踪检查等办法,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管理。四要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发现和总结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出一批各具特色、高质量高水平的示范点,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