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宝鸡市金台区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情况汇报 |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1-07-09 | 浏览:6122次 ] |
把协商平台搭到百姓家门口 ——宝鸡市金台区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情况汇报
政协宝鸡市金台区委员会 (2021年7月)
各位领导: 金台区是宝鸡主城区,总面积309平方公里,辖4镇7街,68个村、56个社区,人口46.1万人,现有区政协委员184人。近年来,区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探索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新形式,扎实开展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搭建“百姓家门口”的协商平台,目前已建成31个各具特色的政协委员工作室和5个线上委员工作室,最大程度地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一、“微平台”擦亮专门协商机构“金牌子” 按照打造学习交流新载体、联系群众新纽带、协商民主新路径、团结联谊新平台的“四新”定位,探索富有时代特征、政协特点、金台特色的基层协商新路子。 一是分类建设让形式“活”起来。在保留各镇街“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的基础上,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以区政协机关党员活动室为依托建立“委员之家”,为全区政协委员搭建思想沟通、学习研讨、履职交流平台。以镇街、社区为依托组建区域委员工作室,以政协界别为依托组建界别委员工作室,以委员自身专长和实体为依托组建委员个人工作室,为委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提供固定场所和长期阵地。形成了“区级委员之家+区域委员工作室+界别委员工作室+委员个人工作室”的组织架构。目前已在1个镇街、2个社区、1个界别和1名委员中打造了5个委员工作室建设示范点。 二是科学谋划将标准“树”起来。坚持“统一部署、个性发展”的工作思路,制定出台《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统一建设标准和要求,实现了有场所、有标识、有制度、有流程、有成果、有台账和工作室职责、年度计划、工作流程、“微协商”制度、驻室委员信息上墙的“六有五上墙”。制定委员工作室履职工作规则,做到年初有计划、活动有方案、实施有步骤、年终有总结、履职有效果。引导1名驻区省政协委员、20名驻区市政协委员下沉委员工作室,参与基层协商,形成履职互动。将160名区政协委员编入委员工作室,实现了委员工作室履职全覆盖。 三是健全机制使运转“实”起来。成立区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领导小组,建立指导联系制度,区政协主席会成员包抓指导、各专委会对口联系委员工作室建设,通过抓点示范,全面创建,形成了特色鲜明、功能丰富、优势互补的工作室建设格局。制定委员工作室职责,明确了委员工作室在宣传政策、读书学习、知情明政、协商议事、倾听民声、团结联谊、服务群众方面的“七大平台”作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委员工作室管理办法》《委员工作室考评办法》,并将委员在工作室的履职情况纳入量化考核办法范围,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通过委员工作室这一平台,促进了政协履职平台更宽、工作触角更深、社会联系更紧。 二、“微协商”书写基层协商工作“大文章” 以委员工作室为抓手,探索开展“微协商”,委员通过“微建议、微监督”,解决群众“微困难、微问题”,书写了新时代基层政协“有事好商量”的金台实践。 一是实行协商常态化。坚持协商议事“专而深”的工作思路,深化协商精度,聚焦党政工作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开展常态化协商议事活动。委员工作室每月开展2次接待日活动,倾听民声,收集民意。每月开展1次走访调研,察民情、聚民智,做到靶向协商、精准建言,使“微协商”更加契合发展大局、更加贴近基层群众。搭建委员工作室线上平台,通过区政协微信公众号打造“智慧政协”,建立集群众留言、远程协商、网上提案、社情民意于一体的智慧大数据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联动履职,让委员工作室真正建在群众家门口、居民手指尖,实现了履职不掉线、协商全天候。 二是探索方式多样化。坚持协商过程“细而实”的工作原则,开展面对面协商、零距离沟通、跨界别联动等形式多样的协商议事,提升协商建言质量。做优牵线搭桥型协商,针对需要党政部门介入的治理事务,通过政协搭台,讲政策、解困惑、找共识,促进党政部门同基层群众直接对话;做精智力支持型协商,针对化解矛盾等专业性强的事务,通过嵌入基层协商,帮助基层破难题、寻根源、找办法,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做强公益活动型协商,针对助老扶残等公益性强的治理事务,发动委员广泛参与,推动党派界别和企业委员爱心项目向村社嫁接,让委员履职“接地气”、基层协商“增底气”。 三是推动成果实效化。坚持成果转化“快而优”的工作要求,优化协商流程,建立征题环节群众“点单”,选题环节委员“买单”,办理环节协商“解单”,转化环节跟进“查单”的“四单工作法”,构建了从征题、选题、调研到协商、转化、评价的全流程闭环运行机制。今年以来,全区委员工作室开展微协商320次,接待群众900余人次,收集社情民意230条,解决民生问题200余件,开展视察调研110次,中山东路街道委员工作室《关于老城区农贸市场提升改造的建议》,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提供了智力支持,有效解决了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等问题,助推创文工作顺利通过复审。九三学社界委员工作室《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考与建议》等14份调研成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三、“微实践”彰显委员履职尽责“新样子” 各委员工作室根据自身实际和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履职实践活动,让更多的群众走进政协、参与协商,取得了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是拓展党建引领新路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区域委员工作室成立党员学习小组,进一步拓展了党建工作半径,形成了党员委员示范引领,广大委员积极履职的工作格局。中山东路街道委员工作室推行“党建+微治理+街长制”,2名区级领导、12个市区部门包抓社区,100多名党员干部、30多名代表委员参与街长制,形成了党组织“搭台子”、居民参与“唱主角”、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机制。龙腾路社区委员工作室积极响应建设“书香政协”号召,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省、市、区政协会议精神,积极参与区政协“百名党员诵读党史”活动,提升了委员政治意识。 二是畅通双向发力新渠道。充分发挥委员和界别在智力、渠道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九三学社界委员工作室以社员李骅书刻工作室为依托,凝聚九三学社金台支社社员力量,走进群众家中,深入田间地头,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沟通,撰写调研报告3篇,提出意见建议90条,报送社情民意20余篇。联盟社区委员工作室成立委员讲堂,围绕党史学习教育,采取“委员讲、群众听、大家议”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传递到基层群众当中,凝聚了思想共识,汇聚了发展合力。 三是打造社会治理新阵地。把委员工作室履职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广大委员通过开展微实践活动,助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和群众的烦心事。张健委员工作室利用企业家委员联谊会、新青年联谊会和各界爱心济困协会三大社会组织,带领经济界委员开展公益活动50多场,帮助留守儿童实现“微心愿”53个,捐助产业发展资金30多万元、爱心助学金50余万元。高强委员工作室发挥律师职业优势,整合从事律师行业的政协委员力量,运用“群英断是非”模式,通过法治沙龙、普法授课等,提供法律咨询890人次,调处矛盾纠纷239件。金河尚居社区委员工作室驻室委员下沉一线轮流值班,各显神通,为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一个个委员工作室嵌入了城乡各个角落,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着力把委员工作室建成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微讲堂”、服务基层群众的“连心桥”、实现履职作为的“新舞台”,推动区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奋力谱写金台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