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陕西省政协 | 宝鸡市政协 | 金台区委 | 金台区政府 | 金台区人大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政协动态


【政协理论学习年】十里铺街道学联组: 发出政协“好声音” 拿出政协“好建议”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4-11-19 | 浏览:82579次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街道学联组作为发展基层协商的重要一环,要让政协走进人民,聚焦基层治理疑难杂症,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精准议政、务实献策、发挥作用,真正实现“人民政协为人民”。

近年来,我国在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中,不少地区通过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有效解决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征地拆迁、人居环境整治等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明显提高。因此,必须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政协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的基本原则、主攻方向、目标任务,不断探索实现新方位、新使命的新举措,推动工作质量和履职水平全面提升。基层学联组要从制度、平台、程序、人员等多角度发力,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多方面有效对接联系起来,形成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协同治理优势,共同提升协商效能。

一是优化制度协同。科学合理的衔接制度是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必要保障。目前,中央顶层设计在协商民主的框架中对统筹推进两种协商形式提供了指引,但还需要具体的制度安排作为工作保障和支撑,增强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制度之间的兼容性和互补性,形成制度执行合力。镇街学联组作为“召集人”,要建立政协委员与基层群众的常态化长效化联系制度,包括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委员视察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加强政协委员与基层群众之间的双向联系,有效发挥协商制度的优势作用。

二是促进平台对接。协商平台建设是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重要依托和载体。镇街学联组作为“召集人”,一方面,要着力探索政协委员深入基层的形式,为委员搭建重心向下、关口前移、面向群众、扎根基层的协商平台。另一方面,完善“微协商”,扎实开展“同心共建现代化金台”专项行动,推行码上协商、数字协商,紧紧围绕群众身边微困难,委员提出微建议,政协开展微协商,部门实现微服务“四微协商”,打破时空限制,使协商更为便捷,更具有鲜明辨识度和广泛影响力。

三是强化程序贯通。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衔接中参与主体与议题范围具有多元性,更需要一整套完备的协商程序。镇街学联组作为“召集人”,在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过程中,要探索形成政协委员“调研—制定—调整—执行—反馈”闭环链条,把基层的社情民意收集上来,紧扣工作大局,关注民生热点,聚焦工作短板,通过实现民主权利、满足利益需求、达成民主协商共识、促进民主监督实践等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上下一致、内外联动的民主环节,贯通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确保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政协委员是基层协商的最终落实者,基层协商的推动有助于培树出一批“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高素质政协委员,从而形成“说得对”的调研成果,产生“用得上”的实际成效,得到“做得好”的广泛认可。政协十里铺学联组将努力做好“召集人”,推动基层协商,让建言“贴地气”、资政“有底气”、协商“聚人气”、为民“添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