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理论学习年】倪娜:完善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4-10-23 | 浏览:66190次 ]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部署,为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蟠龙镇作为宝鸡“北延”战略的桥头堡、蟠龙高新区发展的主战场,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探索乡村振兴融合化发展的新路径。 一、以产业融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通过全产业链拓展增值增效空间,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将面皮产业作为蟠龙首位产业,持续做实一产,精心谋划实施蟠龙北三村粮食烘干中心项目,规模化流转土地,建成万亩擀面皮原材料种植基地。以杂八得、方硕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为牵引,带动北片原材料种植基地、索家村年年晟面粉工坊等融合共生,构建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雁阵格局”。 二、以城乡融合提升宜居宜业水平 聚焦“有没有”“好不好”两个方面,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效,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完善充电桩、寄递配送等设施,全面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全域提升“半小时”服务圈建设质效,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努力让留守群众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发挥美丽庭院带动作用,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让蟠龙成为幸福宜居的美丽家园,让群众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 三、以治理融合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大力推行“1+1+N”党建工作方法,深入实施“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持以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让蟠龙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持续提升蟠龙特色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以服务融合引领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接轨 紧跟蟠龙高新区——科教新区开发建设步伐,深化与驻镇市委党校、市纪委监委廉政教育基地、陕西机电学院、中北学院、亚太学院等各类院校互联互通的合作关系,建立资源共享、双向接轨机制。依托市委党校、市纪委廉政教育基地资源优势,为镇村干部开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元化培训服务。邀请擀面皮学院、机电学院、亚太学院、中北院校等中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为蟠龙高新区产业园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数批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新知识和先进技术的“知识型农民”在家门口产业园实现就业,打造双向互动交融、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