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陕西省政协 | 宝鸡市政协 | 金台区委 | 金台区政府 | 金台区人大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政协动态


【动态】金台区政协2018年提案工作纪实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9-01-14 | 浏览:632次 ]

让高质量提案转化为助推金台

“四区建设”的最强正能量

——金台区政协2018年提案工作纪实


一个提案,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个提案,一份沉甸甸的嘱托;一个提案,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提案,是反映民心、民意、民声的“信息树”,是为党和政府建真言、谋善举、献良策的“智力库”。

2018年,金台区政协提案办理协商成绩斐然。区政府领导领办的8件重点提案,经过一次次协商,纷纷落地生花、渐次盛开。一纸薄薄的提案,把委员们的“议”和党委政府的“行”连在一起,结出协商民主的累累硕果。

新路子:三个创新提升工作水平

把握“生命线”,创新立案审查机制,在“精品”上做文章。推行由一审立案向三审立案转变,即:会议期间审查立案,向会前初审、会中评审、会后终审转变。加大会前征集提案力度,严格执行立案标准,不搞凡提必立;对选题不准、调研不实、建议不明的提案,会前初审时及时与提案委员交流,提出修改意见;会中由提案审查委员会集体评议审查;会后再次与区委办、区政府办进行对接审查,形成终审立案。对12件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操作性的提案作为撤案办理,确保立案质量。


扭住“关键点”,创新提案督办机制,在“办结”上下功夫。发挥联合督办的推动作用,区政协提案委会同各专委会、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形成整体合力,对18个承办单位61件提案办理情况进行联合督查督办,督促对口联系部门认真办理落实。发挥重点提案的引领作用,2018年区政协精心遴选五件提案作为重点提案,分别由主席、副主席领衔督办,每件重点提案分别由一个专委会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督导工作,推动全区提案的整体办理工作,确保高效优质限时办结。

盯准“终点站”,创新提案办理测评机制,在“落实”上交答卷。改进提案办理评价办法,实行“两票制”,在往年委员对承办单位答复评价基础上,再对办理结果、办理成效进行评价。区委办、区政府办高度重视测评结果,对个别提案退回承办单位重新办理,有效推动了提案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


新成效:“好提案”也是生产力

通过机制创新,提案工作做到由单维度、封闭式“你提、我交、他办”,向全程协商、多方协商、开放协商转变,为提案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实现“言值”高、办得好、有成效。

提案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委员先后提出《关于防范和化解重大项目建设风险的建议》《关于完善金河工业园产业配套链的建议》《关于加快我区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等一批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高质量提案,九届二次会议提案与一次会议相比,实现提案数量质量双提升。

提案工作水平实现双提高。区住建局、金台交警大队针对本单位承办提案数量多、办理任务重的特点,专题召开提案办理协商推进会,主动邀请提案委员与本单位领导和各科室、站所负责人面对面互动交流、通报办理情况、听取委员意见,得到委员的理解与好评。

提案办理成效实现双满意。在办理杨建平委员《关于加强和改进营商环境建设的建议》中,区政府制定印发《金台区优化营商坏境行动方案》,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审批提速、服务提质、减负惠企、作风整治五大行动,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在办理九三学社金台支社《关于建立完善我区产业扶贫体系的建议》时,区产业脱贫组认真调研、反复论证,出台《金台区农业产业发展指导方案》,提出“五区、四线、六大重点产业、精品新农驿站”的产业发展方向,指导镇街“一镇一整体,一村一特色”,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

随着一件件提案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向全区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九届二次会议以来,共提交提案167件,审查立案65件。截至2018年底,提案办结率100%,委员对提案答复、办理结果满意率分别达到98%、92%。

新思维:提案做好加减法

2019年,区政协提案工作将本着全员抓提案、全程重协商、全力促落实的原则,探索建立提案质量评议、办理质量和办理效果评价、媒体监督机制、表彰激励四个机制,增强履职、责任、创新、服务四个意识,实现在提案质量上再有新提高、在提案办理上再有新举措、在科学化水平上再有新突破、在自身建设上再有新作为。

答复不是终点,而是落实的开始。近年来,金台区提案工作形成区委领导批办、政府领导领办、政协领导督办新机制,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社会关注的政协提案工作新格局已经形成。但也发现一些部门由于自身职能等原因,需要办理的提案数量太多,或有的提案质量一般,对工作的指导性与推动性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理质量。为此,区政协大胆创新思路,加强委员培训、增加参考案集体案数量、减少重点提案数量,从源头上提升提案质量,为提案工作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