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陕西省政协 | 宝鸡市政协 | 金台区委 | 金台区政府 | 金台区人大


【文史之窗】宝鸡马道巷的历史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4-08-30 | 浏览:9132次 ]

时代竞风流,文史载华章。政协文史资料具有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为了挖掘金台历史文化、记录金台精彩瞬间,进一步发挥好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积极作用,提升各界参与度,拓宽群众知晓面,金台区政协微信公众号专门开辟【文史之窗】专栏,通过文字、图片等不同形式展现金台区悠久深厚的文史文化,同时面向社会开展文稿征集活动,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广大写作爱好者踊跃参与,积极投稿。投稿邮箱:jintaizx@126.com


宝鸡马道巷的历史

◇李春林

马道巷

在老一辈的记忆之中,马道巷起初的名字叫码头坡。之所以叫码头坡,是因为出了宝鸡老城东门向南到渭河边的一道长长的缓坡与渡口相连。后来,陇海铁路宝天段修建,铁路从码头坡上方穿过,码头坡被一分为二,铁路以南称建国路,以北成了马道巷。


1978—1995年间,兴盛并名扬西北的马道巷建国路市场。建国路从经二路口到经一路口是小吃,再往里是卖衣服的(当时的衣服真心便宜)。

永远的马道巷

马道巷是一条商业街,如今依旧繁华,只是少了原有的那份喧嚣。花岗岩的街道上,精美的雕塑静静地听着南来北往的脚步,漂亮的楼群静静地看着东张西望的笑脸。现代化的景象让人们欣喜这里的沧桑巨变,横亘在马道巷上空的铁路,却和老宝鸡一样怀念着那条曾经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旧街。马道巷,在宝鸡人眼里有着太多说不完的故事。

1939

繁华如梦的马道巷

“马道巷”其实是建国前对这条街的称呼,虽然建国后已改名为“建国路”,但是在老宝鸡们的心坎上,“马道巷”一直存在。

据这里的老住户说,马道巷就是旧宝鸡城墙边上的马道,这条路曾经紧贴着老宝鸡城东门的城墙,在上个世纪的40年代,这里曾经是宝鸡最繁华的地方,聚集着从农村赶来卖山货和农产品的人的摊位,后来在东门外还有老凤祥金铺和一个茶庄。每天从清晨到黄昏,这里总是熙熙攘攘,俨然老宝鸡的集贸中心。 上世纪 50年代,自由的商品交易成了禁区,马道巷的繁华戛然而止,直到1979年的那个春天。

1979

生机重现的马道巷

“我们家就住在马道巷,在门口铺块布,上面把袜子、围巾这些小杂货一放就行了。”

1979年,个体经济的概念开始取代“投机倒把”,虽然大部分宝鸡人还在鄙视“二道贩子”,但也有一些人战战兢兢地踏入商品经济的浅滩,集市贸易重新在马道巷萌芽。

“上世纪 70年代末,这里有了零星的几家小地摊,到 1981年的时候逐渐多起来,我父亲也是那时摆起小摊的。” 56岁的周师傅说。

周师傅是土生土长的“马道巷人”,从出生到如今他一直生活在这里。周师傅家兄妹7人,生活压力很大,父亲1980年就退了休,退休金很少,根本不够一家人生活。看到家门口的街道上有人摆摊挣钱,周师傅的父亲也摆了个卖袜子、围巾的小地摊。没想到这小地摊的生意还不错,最好的时候一天可以挣10块钱!要知道当时大肉只有7、 8毛一斤,这个小摊一下子就解决了家里好几口人吃饭的问题。

如今已经是83岁高龄的常大爷和周师傅家是邻居,他和周师傅的父亲同一年开始“练摊”。

常大爷回忆说:“我们当时都是退休工人,开始卖东西也是因为家里人口多,生活所迫。好在我们家就住在跟前,在门口铺块布,上面把袜子、围巾这些小杂货一放就行了。”

虽说当时生意不错,但人们并不敢放开胆子做。国家政策逐步推行的过程中是需要时间的。虽然记不起一天能挣多少钱,但是一个细节的回忆足以说明当时的收入情况。有一天他把2块一张的蓝票子整理了100张捆在一起,恰巧被女儿的同学看到,这下可不得了,这位同学到处宣扬常家是如何有钱。其实现在想来最多不过200块钱,可是这个数字在1981年时,以现金形式出现已经很惊人了。 厂子知道了他“投机倒把”的事,不但给予了严重的“批评教育“,还因此扣去了一年的退休金。

1983

车水马龙的马道巷

没有哪个宝鸡人不知道马道巷,可以说那就是西安的骡马市、北京的王府井。

在老宝鸡的记忆里,马道巷的鼎盛时期是从 1983年左右开始的 ,一直持续到1997年。据渭滨区建国路工商所统计显示,1982年,建国路市场的交易额为593万元,到了1983年就达到1055万元,仅一年时间就上涨了近一倍。外地的人来逛,马道巷是必去之处。



马道巷由两部分组成,中间由一个铁路桥洞分开,铁路桥洞以南以卖小吃

和衣服的居多,北段就是鞋袜和小杂货,再往北就是一些“高档的”有门面的小餐馆了。

马道巷的商铺搭建都很简单,地摊、架子床、防雨棚,好点的就是马路边的砖瓦门面,大门是那种老式的刷着绿漆的木条门。当时马道巷的两旁有很大的梧桐树,夏日的树荫下,飘逸着臊子面、擀面皮、油糕、麻团、豆花、搅团、扯面混合的香味;听着服装、鞋袜、配钥匙修锁的小贩的吆喝声;还时不时飘出当时卖收音机的小店里一些流行歌曲声,伴着这些,人们愉快地购物、消遣。

在马道巷里,小商贩们基本分成四行,路两边各两行。这街道本来就不是很宽,这样一来中间可供人行走的道路就只有不到 2米的距离了。马先生回忆起来说:“当年我正是小伙子,经常到那里去逛,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如此多的逛街者促使马道巷里货物的吞吐量也大得惊人,时任建国路农贸市场管理所食品卫生检疫员的叶炳田回忆说,1984年他负责对各地运来的猪肉的检疫工作,一天下来,光他检疫的猪就达300多头。 许可中是从1984年开始在马道巷卖衣服的。由于他是上海知青,所以有着非常便利的条件,从上海趸来了大批代表当时时尚潮流的服装。先开始他摆了一个小摊卖衣服,新潮的款式吸引了不少年轻的顾客,没几个月他就攒够了钱租了一个小门面,就是当时的“芳雅上海时装店”,现在一些三四十岁的人还依然能清晰记得这个服装店的名字。许可中说,当时店里的生意好得惊人,有时顾客还要排队、登记才能买得上,一天卖50件不成问题。

正因为有了当时的积累,如今的许可中已经成为宝鸡市一家知名服装城的总经理,“回忆起来,当时的经验、资金和顾客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马道巷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

现在有很多老宝鸡人依然能记得起这个叫卖声,“米线——,米线——”执著而又迫切,最妙的是,他那个“线”字是吹出来的,而不是喊出来的,像极了吹哨子的声音。有拖腔、有回声,响脆而又悠长。有个卖米线的人叫路长见, 1989年他开始在马道巷卖米线。当时的他是个小伙,个子高高的,脸大大的,经常穿一身白衣服、带个卫生帽叫卖,如今的路长见也快步入不惑之年。

路长见说,当年在马道巷上卖米线的人很少,他又是在头一家,所以生意也格外好,一天能卖300多斤米线。生意最好的是在1993年左右,当时很多县区和外地的人都来吃,米线里要放一点臊子来调味,光做这个臊子一周就要杀两头猪。最好的一天,营业额能达到2000块钱。

“盘盘香面皮”是宝鸡很多人都知道的,它是注册了商标的名牌面皮,它的开创者就是潘义祥。潘义祥从1990年起在建国路与经一路相交的路口处卖面皮,由于味道好,“老潘家面皮”也是声名鹊起。“ 1块钱一碗的面皮一天能卖两千到三千碗,净利润是二百到三百元,那时候很不错了。”老潘回忆起来依然是洋洋自得。老潘说,当时他家的摊位前几乎每天都是挤满了人,桌椅不够用,人就站着吃;碗不够用,人就拿个塑料袋捧在手里吃。每天光辣子面就能用掉20斤。

“那时的场景现在已经没有了,虽说现在这个面皮店生意也不错,但是和那时是不能比的。”从1997年马道巷开始拆迁、规划,老潘和他的面皮就几经转移,虽说现在也有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回忆起来他还是不无感慨。

2010

现代文明的马道巷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宝鸡市一些大型的商场和超市开始在经二路兴起,它们代表着一个城市商业的现代化、文明化的进程,而马道巷那窄小的街道、雨棚搭成的小店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于是在政府拆迁、改造的政策大环境下,马道巷离开历史舞台。


现在在建国路工商所工作的杨喜荣回忆说,从1994年开始,政府就陆续在经一路上建起了101、103、104这些小商品和服装集散商场,原来在马道巷上经营的小商贩们陆续搬迁至商场内,当时给他们的租价都很低,每平米只有8到10元。在如此优厚的政策下,很多人离开了经营了许久的老地方。

潘义祥说,他们当初一起经营小吃的几户,到现在还经常联系,不时在一起聚聚,还说起当年的马道巷的许多事,当初谁抢了谁的顾客,谁占了谁的地盘,如今说来都是付之一笑,感叹良多。一位马道巷的老住户说,2002年时,有一位从周边县上来的老太太问他,马道巷在哪里,她想领外地来的亲戚去逛逛。当老太得知她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马道巷时,她摇摇头,只说了一句,“乡党,你别哄我了。”

城市发展、时代进步,马道巷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已经渐渐隐退,年青一代的宝鸡人,已经将时尚的脚步,轻快地踱在了经二路以及围绕经二路的商圈上。2008年建国路开始拓宽改造,让这条古老的街道又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现代 、时尚、文明的气息也开始在建国路上弥散,一场呼之欲出的繁华,正在这古老的街道上,新鲜上演。

现在,马道巷的名字已经被它解放初的学名——建国路取代,这是一条以特色餐饮和精品服饰为主的新街,花岗岩的步行街上伫立的精致街灯被漂亮的坐椅连接在一起,间或有现代的街景雕塑栩栩如生。以前挂满蓝裤子白衬衣的经一路,现在成了糖酒、儿童用品、理发用品和厨房用具的批发市场,它和建国路一纵一横,搭起了经二路、中山路间最繁华的市区商业中心。周边的火锅城、酒吧街彻夜笙歌,点亮了新宝鸡的夜空,在隆冬和盛夏的梦里,继续着马道巷的商业传奇。

《马道巷》

写下这三个字时,不知为什么,我竟然有点儿恍若隔世的感觉。实际上,马道巷淡出宝鸡人的视线也不过短短几年,可要清晰地忆起它来,似乎并非那么容易。

八十年代末,我从师大毕业分配到宝鸡工作。报到那天,大雨如注。走过经二路时,看见了一条南北向的街道,两边挂满了花花绿绿的衣服。很显然,这是一条商业街。虽然下着雨,依然有不少人流连其间。

在等待分配的焦灼里,我于一个晴朗的天气来到马道巷。信步徐行,一边随意打量两边店铺的盛世华衣,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

这条街并不大,从规模上远不如古城西安也以出售服装闻名的骡马市。马道巷既无骡马市的平坦、宽敞,又无它的严整、大气。但在一个初来乍到的人眼里,它无疑是这座城市时尚的集散地,流行的风向标。它展览着来自大都会的时髦服装,播撒出那个年代的流行元素。红男绿女,穿梭其间,选衣、砍价、争执、交易。在盛夏法国梧桐的绿阴里,在这平民化的旺铺步行街上,人们愉快地购物、消遣,不失为一种惬意的享受。

记忆中,服装摊位都分列在这并不太宽阔的马道巷两边,而路的最边缘却是门面房,经营品种不一,有服饰,鞋子,也有小型电器,如收录机之类。不时,从店里飘出流行歌曲声。八八年的夏天,迟志强一曲《悔恨的泪》红遍大江南北,在马道巷当然也能听到。还有程琳的《信天游》,杭天琪的《我家住在黄土高坡》,费翔的《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更有后来成为万千少男少女心中偶像的小虎队的歌声。看来,马道巷确实是一个热闹的地方。

这人气颇旺的马道巷由铁路隧道隔成了两个部分,隧道不长,30米左右,里面摆着几个修鞋的摊子。好多人在马道巷买了鞋后,顺便在这儿钉上铁掌。那时候流行铁掌。于是,皮鞋跟敲击马道巷隧道口的声音也就分外有力、响亮,富有节奏。也有逛街累了的人,在鞋摊前的小凳子上小歇片刻。如果没有顾客,修鞋师傅也不过问,尽可坐着休息好了。这时,头顶上驶过一列火车,哐当哐当地,听起来挺有味儿。

与上边的服饰卖场相比,建国路路口这儿一点也不冷落。逛街累了,谁都要吃的。于是,摊主们扯开喉咙招呼人们。“来,乡党,坐下”、“擀面皮”、“米线”、“豆花”。他们比赛似的喊着。于是,也就有人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坐在了小摊前。这其间,有一位叫卖米线的人声音极有特色。他高高的个子,戴着卫生帽,穿着白衣服,站在自己的摊位前热情地招呼着行人。他是这样吆喝的,“米线——,米线——,米线——”执著而又迫切。最妙的是,他那个“线”字是吹出来的,而不是喊出来的,像极了吹哨子的声音。有拖腔,有回声,响脆而又悠长。不知他掌握了什么高明的发音技巧,竟然将叫卖声演绎成了哨子声。后来,当了教师的我,有次讲课时,猛不丁也将一个字拖成了哨音,学生们哄堂大笑,我反倒吓了一跳,没想到自己也竟然有了这样的本领。再想想那个叫卖米线人的奇妙声音,也就明白他并非刻意为之。总之,他那极富特色的叫卖声无意间成了马道巷的独特景色,也成了许多宝鸡人的回忆。想起了马道巷,也就不由得想起了他。近日,《西部周末》上有一篇介绍左冬的文章,其中就提到了那个吹哨子一样的米线叫卖声。

在那个炎热的午后,我坐在岐山擀面皮的摊位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此刻,背对的那家扯面馆正在播放着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就在我快要吃完的时候,身后围上来几个人,我并未在意。待我抬起头来,摊主突然间来了这么一句:“乡党,看看你的包。”我扭头一看,这才发现放在凳子上的包已不翼而飞,不觉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包里的东西对我而言特别重要,毕业派遣证,户口,一本日记,一本刚买的《唐诗鉴赏辞典》,一件夹克衫。后来,我只好又回了一次西安,补办了这些证件。从此,每当走到马道巷,我都会想起这件事。马道巷,你无意中给了我一个教训。

就在这条宝鸡著名的商业街上,我花20元买了平生第二双皮鞋,棕色压花。先后买过几条牛仔裤,几件上衣。还有时尚的短裤短袖。1993年,我穿着一件漂亮的花短袖去了广州、深圳,自以为不算老土。我还在马道巷买过一件T恤,长袖的,奶油色。上面印着一个老外,手持一杆长枪,很潇洒的样子。人像下有一行英文,Good luck to you(祝你好运)。后来,在一部港片中,我看到了这件T恤穿在一位警察身上,一时喜出望外,倍感亲切。

还是在这条街上,我陪好友买了一身衣裳。朋友在银川工作,他说宝鸡城市虽说不大,倒挺时尚的。我听后,既高兴又得意。是的,命运的列车将我卸在了这座城市,我没理由不感知她、理解她、读她、爱她。在熟悉了骡马市大家闺秀的气度后,再来领略马道巷小家碧玉般的温柔与亲切,有何不好呢。

哦,对了,从马道巷北上,就到了中山路,宝鸡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马道巷北端东侧,有家老字号钟表店亨得利表店,挺古雅的。在那里,我曾买过一块手表。

西安有个骡马市,宝鸡有个马道巷,西府人都知道。如今,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后,它们都消失了。但那些老西安、老宝鸡们却不会忘记它们,是的,永远也不会忘记。马道巷,述说着那个年代的辉煌,也述说着你、我、他,一个个宝鸡人的故事。今天,宝鸡是更靓了,更现代了,也更气派了。但我们没有理由忘记它,忘记这在无数宝鸡人生活中曾经扮演过重要角色的马道巷,就像北京人永远忘不了四合院一样。


作者简介:李春林,1950年出生,老三届 66 级毕业。多年从事社队企业,自幼爱好书法,历史,文物。陕西省宝鸡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市周秦、炎帝研究会会员,金台区文化馆文保员,金台区老年书画协会秘书长,金台区政协特邀文史员。热衷於用文字书写地域文化、历史和民俗非遗风情研究,为宝鸡人民提升文化艺术素质献出美好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