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陕西省政协 | 宝鸡市政协 | 金台区委 | 金台区政府 | 金台区人大


【文史之窗】龙泉校内的北首岭遗址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12-06 | 浏览:9602次 ]

时代竞风流,文史载华章。政协文史资料具有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为了挖掘金台历史文化、记录金台精彩瞬间,进一步发挥好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积极作用,提升各界参与度,拓宽群众知晓面,金台区政协微信公众号专门开辟【文史之窗】专栏,通过文字、图片等不同形式展现金台区悠久深厚的文史文化,同时面向社会开展文稿征集活动,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广大写作爱好者踊跃参与,积极投稿。投稿邮箱:jintaizx@126.com

龙泉校内的北首岭遗址

◇张润棠

宝鸡市龙泉中学是我的初中母校,校园内的北首岭遗址,50年来笔者与它有着不解之缘。

1961年秋,我由东仁堡小学考上龙泉中学初六四乙班,班主任先后是罗笃悌、李炳耀老师。校园宽敞,操场北面有一所大房子保护着一个方形大土坑。操场东南有一二十个小方坑,令人好奇,曾与晓辉、小平等同学在那一片追逐玩耍,后知是新石器时代先民的半地穴式房址。校院东有两座大房,其间有迴廊。这里很少有人去,原来南面大房是先民的墓葬保护厅。可我没有恐惧感,迴廊僻静,成为复习功课的好地方。历史课李培基老师讲人类起源时告诉道,我们校院下面是一处史前文化遗址。1966年10月中旬,红卫兵串联于北京期间,我和晓辉、书河等同学参观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名中国国家博物馆),讲解员指着一间古代先民的房屋基址说,它是从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整体切割原状的实物。我们为母校坐落在仰韶文化遗址上而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

1978年,我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研习中国古代史,知晓北首岭遗址不但“为研究我国仰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而且证明了《庄子》所记“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耕而食,织而衣,与麋鹿共处”的蒙昧,也印证了《诗经》所云“厥初生民,绵绵爪瓞”的繁盛。我深为宝鸡有如此重要的遗址而骄傲。1982年春,为撰写毕业论文“简论先秦民族关系及汉民族的形成”,我专程回母校考察古遗址,缅怀神农氏炎帝对华夏族始兴的开创之功。

1987年,我奉宝鸡市委宣传部长曹振中之命,主编《可爱的宝鸡》一书时,特意编录考古专家所撰“一部无字地书——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纪实”文章,告诉读者这处古遗址“展示了人类的童年时代,劳动生活的画面”。

1988年,我担任宝鸡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主管文物工作。全面修缮北首岭遗址陈列室提上日程,使我更加清晰该遗址的发现发掘等全面情况。

首先是李培基老师功不可没。1953年夏,龙泉中学前身宝鸡市第一中学基建时发现红色陶片和人骨、兽骨。当年秋,工地出土完整陶器10余件,历史教师李培基看到有仰韶文化典型器物尖底瓶、陶壶和彩陶钵等,认为此地可能是重要文化遗址,即向市文化局建议发掘。省上、北京的文物部门考古调查后,确认这是一处保存完好、内涵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7 年,这处遗址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0年,宝鸡市人民政府为北首岭遗址保护划拨龙泉中学土地5亩,筹资修建墓葬和和房址两个陈列室350余平方米。1986年4月成立“宝鸡北首岭文物管理所”。

其次是两阶段考古发掘成果斐然。1958年到1960年,中科院北京考古所、半坡博物馆和西北大学联合进行了3个年度的发掘。1977年至1978年又再次发掘。两阶段共发掘出房屋50座,墓葬451座,灰坑75个,陶窑4座,排水沟2道,灶坑2个,陶容器900件,其它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装饰品等共5000余件。烧制陶器的陶窑,分为两种:一为筒形窑,一为袋形窑。墓葬分布很密集,有的墓相互打破,有的墓上下相压,当为氏族公共墓地。

三是北首岭遗址房屋甚有特点。其营造形式是呈方形圆角的土坑,房内的建造是:地面先铺一层礓石,然后抹一层草泥土,再涂上一层灰白色硬面;四周墙壁也涂草泥土和灰白色硬面,表面既光滑又平整。房内还有瓢形火塘,塘边一洞内有大量的草木灰,为保存火种所用。

四是遗址丰富的器物中不乏精品。除仰韶时代考古发掘中仅见的“联体陶鼎”外,还出土了两件细泥红陶壶,与现今旅行水壶相似。其中,“网纹船形壶”彩绘美观,造型别致,该器横置,两头稍尖像橄榄,器体上部有细颈壶口,颈两旁器身上有双耳,可系绳索便于外出渔猎时背带,称得上仰韶时代的珍品。还有一件绘有一幅“水鸟衔鱼”图的红陶水壶,简洁的粗线条勾画了一只体形不大的水鸟,却叼住了一条鳞鳍齐备的大鱼尾巴,大鱼负痛回首挣扎,而水鸟紧衔不放的情景,这在我国史前文化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04年春,我带领眉县5位护宝家民赴北京参加“杰出文化人物”颁奖大会后,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国宝展”时,幸运地观赏了这两件文化瑰宝。

五是北首岭遗址佐证了神农氏炎帝故里在宝鸡。该遗址堆积分为上、中、下三层:其上层文化属于仰韶晚期;中层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下层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大约距今7100年。下层出土遗物比较丰富,石器有石斧、石锛、石凿和砍伐器等;陶器主要有三足钵、圈足钵、圜底钵、三足罐、深腹罐等。作为黄河流域典型的和比较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北首岭遗址比半坡遗址时代早约400年,显然与半坡类型有着继承和发展关系。又据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其中考古调查,宝鸡地区1.8万平方公里内新石器文物点达888处,其中市区(金台、渭滨)106处。这充分说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期间,宝鸡一带就是人烟繁盛的先民聚居地,此阶段正是古文献中伏羲、神农氏族部落活动的时期。

为展示新石器时期的文明之光,促进市区文博事业,2000年,我们将北首岭文管所更名为“宝鸡北首岭遗址陈列馆”。同年9月,作为市文物局局长,笔者主持的陈列馆揭牌暨文物陈列开展仪式隆重举行,推出《宝鸡北首岭人——一个远古部族的故事》主题陈列和《当代原始部落风情图片展》。同时,也为解决陈列馆局限于校园一隅这个“国中之国”问题,继续向上级反映,以期得到早日解决。

2006年5月25日,北首岭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2月,宝鸡市政府将龙泉中学33.45亩国有土地划转给陈列馆,加快了陈列展览的更新和壮大。2008年《西安晚报》举行重大考古发现征文,我撰写的“绵绵的北首岭”刊载于4月19日“曲江”栏,全面介绍了这一史前遗址的考古发现及其重要意义。

2011年2月,陈列馆更名为“宝鸡北首岭博物馆”,开放《墓葬陈列室》《房址陈列室》《文物陈列室》。值此,宝鸡北首岭博物馆的建立成为我省继西安半坡博物馆之后又一处史前文化博物馆,为加强遗址保护,研究和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

宝鸡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史前遗迹密布,彩陶文明之花在这里灿烂绽放,拉开了中国文明的序幕。2018年9月13日,《北首岭遗址发掘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首岭博物馆举办,笔者应邀与会,并参观了《渭水曙光——宝鸡史前文物精品展》。这是北首岭博物馆首次对宝鸡地区史前文物进行集中展示。其中有7000多年前中国北方最早的农耕工具骨耜;有6000年前的吹奏乐器陶埙;有在宝鸡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罐,等等。它们从不同侧面展示宝鸡史前先民生产、生活的面貌,将宝鸡史前时期的文化内涵传达给观众。这个具有遗址公园性质的中心博物馆,与位于石鼓山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南北呼应,彰显着宝鸡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随着北首岭遗址的开发,原校址交由宝鸡市北坡建委统一管理”。2021年春,金台区政协鉴于龙泉中学的历史变迁和辉煌岁月,决定编写文史资料《记忆中的龙泉中学》。母校同窗竹青、晓辉建议笔者撰写难忘经历,遂遵照“《记忆中的龙泉中学》征稿启事”要求,叙写了以上文字,既是自己学习、工作的汇报,也是给母校光辉史册增添一页学子的纪念。

作者简介:张润棠,1947年生,山西壶关县人。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任至宝鸡市文物局局长,市政协第八届文史委副主任。系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兼职教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诗词学会会员、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宝鸡市地方志学会会员、壶关县三晋文化研究会顾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