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陕西省政协 | 宝鸡市政协 | 金台区委 | 金台区政府 | 金台区人大

您的位置:

首页 >> 书香政协 >> 地名故事


【地名故事】淡出记忆的“马道巷”

[ 作者:容琳 | 发布时间:2018-04-25 | 浏览:46210次 ]

如今50岁左右的宝鸡人,一定还记得商贸繁荣、五味飘香、人如潮涌的马道巷商业街吧?!

当时 没有哪个宝鸡人不知道马道巷的。可以说马道巷就是当时西安的骡马市、北京的王府井。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在无数宝鸡人生活中曾经扮演过重要角色的马道巷!


“马道巷”其实是解放前对这条街的叫法和称呼。后来,修建陇海铁路宝天段,铁路从马道巷上方穿过,马道巷被一分为二,铁路以北称马道巷,铁路以南宝鸡解放后改名为“建国路”。但是“老宝鸡们”, 仍一直把这条街道叫“马道巷”。


马道巷原是旧宝鸡城墙边上的一条南北走向的马路,这条路曾紧贴着宝鸡城东门的城墙。在上个世纪的40年代,这里曾经是宝鸡最繁华的地方,聚集了出售各种各样商品的小商小贩和从农村赶来卖山货特产及农副产品的摊位,后来在东门外还有老凤祥金铺和一个茶庄。当年,这里每天从清晨到黄昏,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是名副其实的老宝鸡的集贸中心。上世纪 50年代,商品自由交易被禁止,马道巷的繁华从此戛然而止,直到1979年春天特别是1983年才又迎来了它的再次繁荣与辉煌。1979年春节,“文化大革”已经结束两年多了,随着政策的解禁,这条街道上纷纷冒出了许多小商小贩,十分热闹,生意也格外红火。


马道巷由两部分组成,中间由陇海铁路一个桥洞分开,铁路桥洞以南的建国路,由渭滨区工商局管辖。建国路市场无论春夏秋冬购物、吃饭、游览的人很多。这里卖地方小吃 和服装、鞋帽、日用百货的居多,应有尽有,五花八门,你所能想到的,这里都能买到、尝到。小商贩们基本排成四行,道路两边各两行。这条街道本来就不是很宽,这样以来中间可供行走的道路就只有不到 2米的距离,加之人山人海,人稠地狭,显得十分热闹、兴旺、红火!


建国路的商铺搭建得都很简陋,地摊、架子床、防雨棚,好点的就是马路边的砖木结构的门面房。当时马道巷的两旁有很大的梧桐树,树荫下,都是卖臊子面、擀面皮、豆花泡馍、搅团、扯面、豆花、醪糟、烧饼、茶叶蛋……的摊位,香味四溢,一家挨着一家,座无虚席。五颜六色的服装摊位都分列在这并不太宽阔的马道巷两边,而道路的最边缘处都是门面房,经营品种五花八门、千姿百态,有服饰、鞋袜、日用百货、针头线脑、配钥匙修锁的,也有小型电器、收录机之类的,无所不包。街道上不时传来小贩的吆喝声、叫卖声;从不间断地还从卖收音机的小店里不时飘出一首首传统歌曲和流行歌曲声……伴随着这些音乐和阵阵喧嚣声,人们愉快地购物、就餐、消遣、闲游。


马道巷北段由金台区工商局管辖。马道巷北市场以出售鞋袜和小杂货的摊点为主,或席地而摆,或摆放在床板上,或挂在高高低低的架子上。过铁路隧道再往北都是不少门面房的小餐馆,清一色的小吃城,极富西府特色,有岐山臊子面、擀面皮,凤翔豆花泡馍,宝鸡凉皮、搅团、扯面。也有外地风味小吃,如秦镇米面皮、四川烤肉饼、云南过桥米线等等,色味俱佳,远远地就能闻到浓郁的五谷香味,使人不觉食欲大增,加之价格低廉,人们到此,必定会大饱口福。

铁路桥下的隧道长度30米左右,里面常年摆着几个修鞋的摊位。好多人在马道巷买了鞋后,顺便在这儿钉上铁掌。那时候流行铁掌。于是,敲击皮鞋跟声与马道巷隧道口的喧嚣声分外优美、响亮、悦耳,富有节奏感。


马道巷的鼎盛时期是从1983年前后开始的,一直持续到1997年。在此期间,各个门店、摊点生意兴隆,收入节节攀升。据渭滨区建国路工商所统计显示,1982年,建国路市场的交易额为593万元,到1983年就达到1055万元,仅一年时间就上涨了近一倍。很多经营者在短短几年里成了“万元户”和大老板。

服装鞋帽、眼镜手表,既有大众化的,也有从上海、广州、武汉采购的时尚品牌。那时,马道巷在每一个宝鸡人的眼里,无疑是这座城市时尚商品的集散地,更是时尚流行的风向标!外地到宝鸡开会、出差、旅游的人,马道巷成为他们的首选之地和必去之处。也是宝鸡人星期天、节假日和农闲季节必定优选的地方。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宝鸡市一些大型的商场和超市开始在经二路兴起。渭滨区政府陆续在经一路上建成了101、103、104号小商品和服装集散商场,当时给经营者租价都很低廉,每平米只有8元到10元。在如此优厚的政策下,很多人离开了经营了许久的马道巷,陆续搬迁到商场内经营。1997年之后,马道巷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改造后的建国路(马道巷),高楼林立,现代化的商业区,与周边的火锅城、酒吧街连在一起,扮亮了宝鸡。这条古老的旧街巷又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现代、时尚、文明的气息也开始在建国路上弥漫,续写着马道巷的商业传奇。


岁月如梭,往事非烟。昔日马道巷,成为宝鸡老一辈人永远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


作者简介:容琳,男,1947年生。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酷爱文学,在全国各大报刊和微信平台发表散文200多篇,发表古体诗词50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