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陕西省政协 | 宝鸡市政协 | 金台区委 | 金台区政府 | 金台区人大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干部学堂


【观后感】参观冯家山水库纪念馆有感

[ 作者:仝陇霞 | 发布时间:2021-05-05 | 浏览:5088次 ]

激情燃烧的岁月

———参观冯家山水库纪念馆有感

金台区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仝陇霞

4月22日下午,我参加了区委中心组组织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赓续血脉守初心·砥砺奋进开新局”主题实践活动,和中心组成员一起参观了冯家山水库纪念馆。说起冯家山水库,我去过多次。对于游景者,冯家山水库确实是赏景游玩、放飞心情的好去处,她那美丽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印象深刻。这次冯家山水库之行,却不同往日,我看到了冯家山水库的另一道“风景”,一道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向往幸福生活的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风景”,不仅让人心灵震撼、思绪良多,更让我对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有一种久违的感动。

冯家山水库是关中渭北高原西部的大型水利工程,始建于1970年初,历时3年8个月建成蓄水,惠及宝鸡、咸阳周围多个县区,至今仍是宝鸡地区的主要饮用水源。冯家山水库纪念馆就建在冯家山水库枢纽附近,馆内由水库枢纽模型、工程概貌、工程建设史、建库以来取得的成就等板块组成。馆内珍藏的一幅幅珍贵历史画面、一件件布满锈迹的工具和实物、一张张生动鲜活的劳动场景、一句句感天动地的话语,无不记载了上世纪老一代建设者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和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站在雄伟的大坝上,水库碧波荡漾,一望无垠,两岸松柏苍翠、绿树成荫,风景秀丽;望着对面山腰上犹如蚁洞般排开的千孔窑洞,实难以想象在当年交通十分不便、生产条件如此艰苦、劳动工具非常简陋、生活条件特别困难的情况下,几十万建设者是如何用短短的7个月就凿通导流洞、1年零3个月贯通地下“万米隧洞”,1年10个月在大山之间竖起73米高的大坝、3年8个月下闸蓄水……

遥想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那是一幅什么样的奋斗画面。没有交通工具,就徒步奔走,四邻八县的工人、农民、干部、解放军、插队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怀揣着引水上塬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从四面八方赶来云集在冯家山水库建设的红旗下;没有住处,就挖凿窑洞,密密麻麻的13层1400孔窑洞被当年的建设者乐观的称为十三层楼房,几千张毡房布满了工地周围;没有吃的,就自带干粮,没有细粮,就吃粗粮......遇山开山、遇沟架漕、挖塬修渠…….我仿佛看到不论男女老少肩扛背挑、疾步奔跑、争分夺秒的劳动场面,仿佛听到耳边嘹亮的打夯声、相互打气鼓劲的号子歌;我看到的是身挂绳索晃悠在悬崖峭壁间打钎的身影,看到的是在千米索桥上飞渡运送物资的队伍,我听到的是导流洞里隆隆的炮声,听到的是广播里传来“铁人”冯来娃、“老英雄”何升老陕腔调;我看到的是干部群众吃在一起干在一起的身影,我看到了大坝喷涌而出的奔腾水龙,我看到了盘横在渭水北塬上的蜿蜒水蛇,我看到了庄稼花开实穗,我看到了平地起楼......我更感受到了激情荡漾、豪气冲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冯家山水利建设工程是西秦大地水利建设的奇迹,是一场和平年代伟大建设的人民战争,是几十万三秦儿女汗水智慧的结晶。它是千千万万工程建设者一锨一锄、一担一夯刨出来的,它是千千万万工程建设者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拼出来的,它是千千万万工程建设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创出来的,它是千千万万工程建设者脚踏实地、科学求实干出来的。伟大的工程建设者万岁!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冒酷暑战严寒,住窑洞吃粗粮,战天斗地、埋头苦干,克服一个个困难,创造一个个记录,实现一个又一个不可能。他们心怀坚定信念,不图名利、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为水库建设贡献了全部心血和青春年华,147名建设者把宝贵生命留在了建设工地,年龄最小的只有16岁。

斯人已逝,当年的建设者大多已是耄耋老人,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永存人们的心中。站在冯家山水库坝顶,我感受到了工程建设者们不讲条件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不讲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建设者勇于创造、造福人民的初心担当。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不仅仅是造福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基础工程,更多的是带领人民群众向幸福生活不懈奋斗精神财富。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到了自己的差距,我们缺乏的正是老一辈的一种精神,一种蓬勃向上的激情和一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劲头。和老一辈建设者相比,在当今生活条件、工作环境这么好的情况下,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不好好工作讲、有什么理由挑三拣四呢?

今天,我们站在时代起点,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一定要牢记伟大祖国的建设史,牢记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奋斗史,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倍加珍惜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权利,时刻保持一颗为民初心,砥砺前行,向党的百年生日献上自己的热血和青春!(仝陇霞)